第三十二章 尾小记 (第1/1页)

加入书签

鼓的使用,其实较早就出现在文献和传说记载中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篇》有云:“帝尧立,乃命质为乐,质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,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。”就出现了似鼓的麋革缶器,作为打击乐器,基本结构应是盛装器皿上加皮革,可敲打出声,《说文》中有言道:“瓦器所以盛酒浆,秦人鼓之以歌。”

后《礼记》中也载:“土鼓蒉桴,苇龠,伊耆氏之乐也。”表明上古鼓器可能最早为土陶制品。到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中有写到黄帝“举风后、力牧、常先、大鸿以治民”的记载,虽没有提到鼓,但常先作为黄帝时期的重要大臣,就有“常先制鼓”的传说流传,成为了发明鼓器的代表人物。到宋代《太平御览》描述时,更造就着名的“黄帝杀夔,以其皮为鼓,声闻五百”的神话。

而鼓随着时代流转,不仅被广泛用于祭祀礼仪中,后逐渐在军事、舞乐、传信报时等各类用途里大放光彩。到唐代时,结合多元文化,逐渐大成,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鼓类,同时将鼓乐、鼓舞推到了一个盛世高峰。如范成大《题开元天宝遗事》中侧面反映出玄宗对羯鼓的喜好,和当时鼓乐的高超技艺。甚至其子侄汝阳郡王李琎,亦是打的一手好羯鼓,而备受皇帝喜爱。正是:“御前羯鼓透春空,笑觉花奴手未工。一曲打开红杏蕊,须知天子是天公。”

——以上说明全为个人所查用于创作的资料整理,并非科普,请大家正确理解,若有问题或建议,欢迎提出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章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青锋传 李二:我表弟过于给力 江山横刀美人香 手握兵马虎符,铁骑横推人间 棺越:开局便是冒牌货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大明:十岁科举状元,朝廷震惊 朕,剩者为王 大宋:大明没想到吧,我还活着 大明: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火中重生:烈焰之魂! 明末:乱世崛起 三国:坑爹系统,我偏助刘不助曹 皇天无极经 都穿越了,谁还惯着你,造反! 抗战: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 大明,世界第一强国 回到大汉打天下 孟获,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